开始一段写作旅程

January 22, 2016

当我打算开始一段写作旅程(没错,我指的就是每天坚持写作)的时候,我不会忽略以下事实:

  1. 这个想法源自于网路流行的“每日千字文”,但并不仅仅如此。从表面上来看,我有时的确像是那些看上去还算积极进取的青年(这个词汇将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存疑),比如,我坚持使用印象笔记,尽可能地实践自我管理(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辛苦重来一次),记录时间花销与晨间日记,努力阅读,永远在探索知识管理的最佳方法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,实践“每日千字文”这样的项目对我而言似乎并不奇怪。但是,我认为,仅仅是有规律地写作意义并不大。(事实上我在2014年的时候对此进行过实践,虽然目的全然不同)因此,在下文之中,我将提出自己的改良版本的写作计划。
  2. 上文之中说过,我在2014年的时候对于每天规律写作有过尝试,但其实,很久之前,我就曾经尝试过每周规律写作,其目的大概有练习、表达情感或者撰稿。任何一个进入我的博客的人也会容易知道,我保有写作的习惯。因此,对我来说,写作本身的难度并不大,关键在于目的,以及由此引发的选材。
  3. 人类为什么写作,或者,为什么需要以一个较高的频率规律写作?对我而言,写作有以下几个好处:其一,作为输出的写作必须要以一定的输入作为基础,因此,写作可以作为一个检验你的生活密度与深入程度的指标(当然,并不是说,生活密度一定越大越好,二者需要均衡);其二,写作可以作为一种与自己对话,检阅内心的静心手段(此处可参考《再活一次——以写作调心》,早年读过之后获得很大启发。该书实际上是在阐释以写作禅修的道理,作者受其老师指点采用这一方法,我自认为从小写作的自己也适宜以此方法静心);其三,当每天的写作结构以一定方式安排好,这种仪式感本身已经能够达到一种静心的功效,而如果搭配更为丰富,就能够探索到生命的各个角落。

既然如此,我的写作安排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部分:

  1. 以博览为目的,将自己作为海绵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转换;
  2. 以专业提升为目的的理论总结与思考;
  3. 以自我与知识管理为轴线的实践经验;
  4. 关乎信仰与内心成长的书写;
  5. 以回顾生命的形式而梳理从前未能得见或看清;
  6. 以文字形式与生命之中的重要他人进行交流。

刚刚上路,这个计划还在调整之中,此前的执行并不严格,但在这个过程之中,似已感受到了执行力(佛家所谓“戒”者)的加强与因之产生的轻安(“定”者)。愚钝冥顽如我,必要加以自己的理解才能体会祖师东来意,也就姑且如此吧。


版权声明:自由转载-非商用-非衍生-保持署名(创意共享3.0许可证